今年,陜西重點對全省開展高質量項目推進年、營商環境突破年、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為全面展示陜西省咸陽市渭城區的新思路、新做法、新成效,進一步推介、宣傳渭城,擴大渭城對外知名度,助力高質量發展,4月25日至27日,來自中省市家主流媒體及攝影愛好者相聚咸陽,以“深入開展‘三個年’ 陜西再出發”為主題,直觀感受咸陽市渭城區發展變化。
創新基層管理 夯實社會保障 渭城區迎來新發展
在咸陽市渭城區,市民岳敏想開一家香頂搟面皮店,又擔心審批程序復雜,連日來,經過文匯路街道辦事處行政審批區專員講解后,自己豁然開朗?!皬倪f交資料到拿到小食品許可證,行政審批專門有人對接,現場解答,簡化了流程,只用了3個工作日,就擁有屬于自己施展廚藝的小天地?!?市民岳敏拿著證件高興地說。
(資料圖)
近年來,文匯路街道充分發揮社會治理技防設施精準化、網格管理精細化優勢,破解群眾關心的社會治理堵點、難點、盲點問題、不斷夯實為民服務精細、便捷、高效的基層社會治理基礎。
文匯路街道辦事處行政審批區食品許可工作人員曹盈利介紹,黨群服務中心聚力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街道將轄區13個社區劃分為62個網格,配備62名專職網格員,通過網格員每天巡查、走訪、宣傳、幫辦、代辦,特別是行政審批區,是今年改造創新的一大亮點,真真正正用心用情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在渭城區萬噸冷鏈倉儲物流建設項目現場,機器轟鳴、挖機頻現,工人們一邊緊張有序地忙碌著施工,一邊及時地做好工程揚塵治理,現場熱火朝天。據渭城區發改局工作人員查輝介紹,萬噸冷鏈倉儲物流建設項目依托空港新城臨空經濟和大西安交通物流樞紐的區位優勢,以打造咸陽地區現代化、標準化、智能化高端物流產業是為目標,主要建設冷鏈保鮮庫、冷凍庫、冷鏈物流服務交易中心、散裝原糧倉、成品糧油庫、物資儲備庫、化驗檢測樓以及相關配套設施等。
“目前,項目項綜合樓、物質儲備庫主體已封頂,UAN散糧平房倉主體建設已完成90%,工具庫正在進行一層主體建設,冷庫、檢驗檢疫樓正在加緊建設。預計2024年上半年項目將全面建成,并投入運行?!标兾鹘üさ诹ㄔO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馬武崗充滿信心地說。
北平街亮化改造 北平老街換新顏
古色古香的咸陽北平街,緊鄰咸陽湖4A級親水休閑景區,是明清老咸陽城重要元素所在地,也是連續三界陜西面食大會分會場所在地。近年來,渭城區中山街道辦事處積極發揮明清老街人文資源優勢,因勢利導大力發展北平街美食餐飲街區,以管理完善、人流如織的北平街夜市為龍頭,有規劃地招募品牌餐飲、特色美食進駐街區,進一步“擦亮”北平街餐飲美食一條街的“金字招牌”。
走進北平街美食街區,數家具有秦文化特色的餐飲“老字號”顧客盈門,食客排著長隊??傞L560米的美食街上,匯聚了上百種關中特色小吃。白天干凈整潔,夜晚燈火通明,現在北平街已經是渭城區夜晚最靚麗的街區,慕名而來的游客絡繹不絕。
渭城區中山街道副主任羅通介紹說,目前整條街入駐150余商家,其中餐飲門店80余家。下一步,他們將推動“咸陽老街”特色美食餐飲店鋪升級發展,打造三秦特色美食品牌,在此基礎上引入咖啡及茶飲品牌店鋪,發展體驗式休閑餐飲業態,圍繞老街歷史文化展示及年輕化消費聚集效應定向招商引資,同時探索實施限時步行,布置景觀小品和休憩設施,夜景亮化和基礎設施不斷升級,完善智慧街區建設,打造具有活力的老咸陽歷史文化特色商業街區。
“煥然一新” 老舊小區迎來“新面容”
采訪團來到了陜棉八廠生活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據悉,陜棉八廠始建于1937年,小區建造年代久遠,分為東、南、北三個生活區,共有高層住宅4棟,多層住宅27棟,過渡房若干,總建筑面積216443.95平方米,入住戶數3192戶。小區多層住宅大部分建造于上世紀70—90年代,小區內道路破損、綠化缺失、管網老化、設施陳舊等問題比較突出,房屋結構單一,小區功能缺失、居住環境、服務保障設施較差,屬典型老舊小區。急需改善,故實行“老舊小區”改造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項目完成后,將提大大提升小區的“顏值”、增長小區“氣質”、充實小區“內涵”,小區必將實現了“華麗轉身”,使舊樓重新煥發了“青春”,激發了“活力”,延長了樓房的壽命,增強了使用功能,使樓房得到增值保值。小區將會成為了環境整潔、設施完善、安全有序、管理規范、和諧宜居的文明小區。對有效改善居民環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起到決定的作用,“八棉小區”將會成為渭城、乃至咸陽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精心培養人才 陜建聚焦產業躍升
近年來,陜西建工第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向善而建為企業發展理念,以“搭建平臺、培養人才、有才就有舞臺為人才理念,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創新人才工作思路,完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提高人才質量,調整人才結構,優化發展環境,加大培養力度,發揮薪酬績效的激勵、約束作用為實現企業轉型升級和長期發展的戰略目標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陜建六建集團現擁有三部、兩院、一室、一站、一中心(設計研發部、科技質量部、數字科技部、市政設計院、建筑設計院、總工程師辦公室、BIM工作站、企業技術中心)。2022年7月陜建六建集團與陜西建工未來城市建設與管理創新聯合研究中心共同成立了秦創原·科技創新基地,為陜西建工下屬的第一家秦創原·科技創新基地是公司實施人才進戰略成果的一個縮影。
陜建六建集團科技中心創新主管李逢博介紹說,2022年公司引進大學生70余名,分流在各個崗位,科技中心引進設計師12名,通過管理與技術的通力合作,科技中心多個項目獲得多項殊榮。目前,科技中心獲得陜西省質量管理小組活動成果39項;國家級質量管理小組活動成果7項。申請專利39項,其中實用新型26項,發明專利13項;獲得授權17項,其中實用新型專利9項,發明專利8項。陜西省建筑業創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3項。國家級BIM大賽獎6項,省級BIM大賽獎13項。獲得中國鋼結構協會技術創新獎1項,省建協科學技術進步獎3項,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獲得陜西省土木建筑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
陜西六建科技質量部何坤說:“我是陜西咸陽人,上海同濟大學本科生土木工程專業,我2019年8月入職,經過三年的歷練目前擔任公司質量部副部長。
剛來公司前半年我在咸陽市中心醫院項目上,從2020年初到2021年年終,我全程參與西安火車站北廣場的項目。西安火車站北廣場這個項目完成后,我就來到未來之瞳項目,這是西安高新三期的一個核心項目,我擔任的是現場的一個質量負責。
從我入職以來的經歷來說,公司對我還是非常關心和重視的,敢于讓我在大型的省市重點項目放手去做,這也是集團對我的培養和信任?!?/p>
據悉,此次媒體行活動邀請了來自全國20余家媒體及攝影大咖,通過鏡頭和筆觸展現了渭城區高質量項目推進、營商環境、干部作風、生態旅游、人文歷史、美食特產、幸福宜居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為渭城區高質量發展鼓與呼。
(中國日報陜西記者站)
標簽: